刚果金内战不断,矿业重镇被攻下,跟中国有何关系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7:50 点击次数:151
刚果金内战不断,矿业重镇被攻下,跟中国有何关系?
2025年3月,刚果民主共和国(简称刚果金)东部地区再次爆发激烈冲突,反政府武装“M23运动”频频攻占重要城市,局势不断升级。
我国外交部已发布多次安全提醒,要求在刚的中国公民提高警惕,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。
这场冲突不仅影响刚果(金)当地的安全稳定,还对中国的投资和海外利益带来潜在风险。
冲突的根源:历史遗留与地缘政治的矛盾
刚果(金)东部地区的冲突并不是新鲜事,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的族群分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卢旺达大屠杀的余波。
胡图族与图西族原本是卢旺达和布隆迪地区的主要族群,但在比利时殖民时期,图西族被赋予更多特权,胡图族则被边缘化。
这种人为制造的族群矛盾在独立后迅速激化。
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是这场冲突的直接导火索。
大约50-80万图西族人和温和胡图族人在短短100天内被杀害,制造这场惨剧的胡图族武装随后逃往刚果(金)东北部地区,并与当地民兵联合形成武装势力。
这一地区本就存在图西族居民,跨境的民族矛盾引发了持久的冲突。
随后,1996年和1998年爆发的两次刚果战争,使得刚果(金)变成“非洲大陆的火药桶”。
战争背后,不仅有卢旺达、乌干达等邻国的介入,还有刚果(金)内部的资源争夺和治理困境。
这些冲突至今未能彻底解决。
“M23运动”再度崛起:战火为何愈演愈烈?
“M23运动”是刚果(金)东部地区最为活跃的反政府武装之一。
该组织成立于2012年,主要由图西族士兵组成,其名字来源于2009年签署的和平协议。
然而,从成立之初到如今,“M23运动”的发展轨迹始终与卢旺达息息相关。
根据联合国的调查,卢旺达为“M23运动”提供武器、训练和直接军事支持。
2021年开始,“M23运动”在刚果(金)东部地区逐渐活跃,并于2022年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。
2025年,该组织攻占了北基伍省首府戈马市,并继续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等地不断发起攻势。
3月19日晚,该组织攻下位于北基伍省的矿业重镇瓦利卡莱,此地的全球第三大锡矿比西锡矿近日已停止运营。
战火蔓延之下,刚果(金)东部地区人道危机加剧,数百万平民流离失所。
刚果(金)政府军虽然得到国际援助,但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战斗力,难以应对“M23运动”的攻势。
此外,刚果(金)东部地区分布着超过120个武装组织,复杂的割据局面进一步削弱了政府的掌控能力。
刚果(金)的资源争夺:经济动因下的隐秘战争
刚果(金)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,其矿产储量堪称全球顶尖。
钴、铜、钽铌等矿产不仅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,也成为武装组织争夺的焦点。
钴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,刚果(金)钴矿的储量早在2020年就已经占全球总储量的50%。
此外,钽铌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和航天科技领域,其储量占全球80%。
这些资源吸引了全球资本,但也成为冲突的经济动因。
大部分武装组织通过控制矿区资助军事行动,非法采矿和走私现象屡禁不止。
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刚果(金)的矿产开发。
洛阳钼业和中国五矿在当地分别拥有重要矿山项目,一些中资企业还在承建基础设施项目。
然而,冲突的持续威胁到中国在刚果(金)的投资布局,尤其是南基伍省和布卡武市的战火直接威胁中国公民的安全。
中国的角色:如何应对风险?
中国是刚果(金)的最大投资国之一。
中国企业的参与不仅推动了刚果(金)的经济发展,也使其成为刚果(金)资源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。
随着刚果(金)内战的升级,保护海外利益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中国外交部已多次发布安全提醒,要求在刚果(金)的企业和公民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。
与此同时,冲突对全球钴矿供应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,可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冲击。
刚果(金)的局势进一步表明,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常常陷入“资源诅咒”的困境。
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,资源优势反而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。
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,中国不仅需要保护自身利益,还需要为刚果(金)的治理和发展提供更多支持。
结语
刚果(金)的内战再次突显了非洲大陆的复杂局势,也提醒国际社会关注资源争夺与治理困境间的联系。
对中国而言,这场冲突不仅是关于矿产资源的经济问题,更是海外利益保护的现实挑战。
如何在动荡中维护自身利益,同时推动合作伙伴的稳定发展,是中国在非洲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。
刚果(金)的局势何时能够转圜,仍然有待观察。
参考信息
北晚在线 中使馆:中国公民不得前往刚果(金)这些安全极高风险地区
光明网 刚果(金)乱局将向何方
上观新闻 刚果(金)东部又一重镇失守,非盟警告“巴尔干化”风险
人民网 锂电池行业对钴的需求高涨,导致钴消费量预期持续走强——矿企加速“全球寻钴”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